冷卻定型從澆口凍結時開始,到制品脫模為止,是打針成型工藝進程的Z后一個階段。在此階段補縮或倒流均不再持續進行,型腔內的塑料持續冷卻、硬化和定型。當脫模時,塑料制件具有足夠的剛度,不致產生翹曲和變形。跟著冷卻進程的進行,溫度持續下降型腔內塑料收縮壓力下降到開模時型腔內的壓力下降到Z低值(但不必定等于外界大氣壓)。
型腔內壓力與外界大氣壓力之差稱剩余壓力剩余壓力巨細與塑件保壓階段的長短有關。蘭州塑料桶出產廠家剩余壓力為正值時脫模較困難,塑件易刮傷或崩裂剩余壓力為負值時,塑件表面有缺點或內部有真空泡。所以只要在剩余壓力挨近零時,脫模才較便利,并能取得滿意的塑件。塑件冷卻定型后即可開模,塑料桶出產廠家在模具推出組織的效果下,將塑料制件推出模外,完成打針成型進程。
調濕處理是—種調整制品含水量的后處理工序,主要用于吸濕性很強、且又容易氧化的聚酰胺等塑料制品,它除了能在加熱和保溫條件下消除剩余應力之外還能促進制品在加熱介質中到達吸濕平衡,以防它們在使用進程中發作尺寸變化。調濕處理所用的加熱介質一般為沸水或醋酸鉀溶液(沸點為121℃,加熱溫度為100~121°C(熱變形溫度高時取上限,反之取下限)保溫時刻與制品厚度有關通常取2~9h。